|
术后胃轻瘫
李某,女,48岁,于2013年8月6日初诊。 主诉:结肠癌术后不能进食1月余。 现病史:患者2013年3月回老家看望母亲,因天凉,加之饮食不适应,回邯郸1周出现食后腹胀,不排气。曾经按摩、敷药治疗半月,口服藿香正气片等治疗无效。曾在我门诊针灸治疗5次痊愈。5天后又出现上述症状,针灸治疗6次好转。1周后再次发病,6月初住邯郸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治疗予胃肠减压、输液,治疗20余天腹胀减轻,腹平片示胀气减少。后因喷嚏使胃管脱出,其大便不通喝200ml香油通便,大便未通,腹胀又加重。转普外科做结肠镜检查提示肠道占位,6月27日行剖腹探查手术,诊为乙状结肠癌,手术切除,同时做小肠体外造瘘。20天后行肠吻合术,术后出现胃轻瘫致胃脘胀,不能食,胃肠减压抽吸胃液2500ml/天,同时下小肠营养管支持治疗,2周未见好转。2013年8月6日来我处针灸治疗。 刻诊:患者鼻插胃肠减压管、小肠营养管,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自觉腹胀满,欲食不能,舌质淡,舌苔白厚腻,脉细无力。 体格检查:腹平坦,腹部手术刀口剑突下2厘米至脐下5厘米,位于腹中线上。腹胀拒按,肠鸣音弱,3次/分。 诊断:术后胃轻瘫。 辨证:脾胃虚寒。 治则:温中降逆,健脾散寒。 处方:中气法、梁门、章门、内关、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操作:采用轻柔浅刺手法,每日1次,留针20分钟,腹部TDP照射。 二诊(2013年8月9日):针刺治疗3次后,胃胀明显减轻,肠鸣音增加,有排气,胃肠减压排出胃液明显减少,每天约1000ml。 三诊(2013年8月14日):针6次后自觉无胃胀,自进小米粥200ml。第2天又觉胃胀,抽吸胃液750ml,内有未消化食物,后未敢进食,只少量饮水。 四诊(2013年8月20日):治疗10次后,胃肠减压闭管24小时,于8月19日早去掉胃肠减压,当天进流食700余毫升,液体2000ml。20日可进食鸡蛋羹、米粥。 继续治疗1周,患者可进软食,出院回家调养。后每次化疗时,采用针灸治疗改善胃肠不适症状。 按语:胃轻瘫综合征是指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多出现于胃肠手术之后,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本病主要表现为胃排空不能或延缓,常有腹胀不通,餐后上腹饱胀以及进食后上腹不适等症状,尤其是餐后数小数仍呕吐大量食物。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术后中气大伤,胃气虚受纳无力,脾气虚运化无权,致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无力推动食物下行而致。治疗采用中气法可调和中土,健运脾胃,温中散寒,后天得补,气血生化有源则胃有所受纳,脾有所建运,从而起效。根据患者的体质,针刺采用轻柔浅刺法,可祛邪而不伤正。治疗时应注意,针刺留针时间宜短,恐伤正气,这也是中气法在针刺上的灵活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