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黄帝内经》心得体会
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开篇之语:“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大医”所谓之何?用现代汉语讲即:拥有远大抱负,并可做出卓著成就的医生。有幸跟随林静老师学习,最先接触的就是中医的基石——《黄帝内经》,从起初的茫然,到略感好奇,到最终的热爱,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何称《黄帝内经》为中医的基石,可从历代医家对其评价所致,比如本篇开端引用的那一段话,药王孙思邈认为“谙《素问》方可成大医”,将《黄帝内经》作为大医必选及首要之学。再如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的中医理论及其治疗原则处处显示出了《黄帝内经》的影子。比如金元四大家,分别为张从正、李杲、刘完素、朱震亨,均为将《黄帝内经》精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以改良,终成大医。例如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其创建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得益于其扎实的《黄帝内经》功底,最终使传统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诊治产生质变。过往云云,均始识《黄帝内经》,成于深谙,终于大医。
一、《黄帝内经》体系的形成主要是三个途径:
1、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首当其冲的是以解剖学为基础,可以精确的讲出食管与肠道长度比为1.6:55.8,与现代解剖学的1:34十分接近。由于受古代主流思想的限制,虽将重点转至“精于气化,略于形质”,仍不可忽略解剖的重要性。其次,观察人体生命现象,比如将生气与眼睛发红及头晕结合在一起。最后,对医疗实践理论的验证,比如“五实死,五虚死”,即在一个患者身上见到五种实证,五脏被实邪充斥,难治愈,故“五实死”,五脏皆以衰弱,病难治愈,故“五虚死”。
2、受古代哲学思想影响。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观象明理、思维模式化、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变易思维)、相成思维,即观察表象推断机理,将天、地、人、外环境、社会当作一个整体考虑疾病,通过局部症状,全身气血阴阳、地域、周边环境、四季、工作性质、社会地位等推断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故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同时又要明晰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病理在变化,治病过程同样在变化。各种因素相辅相成甚至相克,杂揉错杂在一起共同影响医学体系形成。
3、古代科技知识的渗透。如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地理变化均从不同程度对其构建形成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其体系着重体现于两个方面:
1、中医学基础,其融合了天文、地理、哲学、术数等,将同时代可见之学识融入到中医学基础中来,运用各种知识解释医学生理、病理问题,使之成为一个无端无止的循环。
2、医学理论的结构,尤其是藏象学说。比如《黄帝内经》中所提病证、诊法、治则、疗法(寒冷疗法、饥饿疗法、艾灸)等,均为具体措施。
三、由于《黄帝内经》纳百家之长,故而构成其特点:
1、独特的医学理论。人体观:如将天、地、人作为整体,且认为人体的运行,是靠气和气机的运动维持的。疾病观:将阴阳作为根本,讲究阴阳失调则百病生。即阴阳的和谐与失调成为疾病的病因。防治观:即从和调、功能及整体的角度防治病患。在注重整体功能的前提下,调和阴阳,使之达到动态平衡,从而防治疾病。
2、方法论的特点。分别从功能、整体、变化的角度去把握生命规律。简单说明一下,心主神明,主血脉,心之华在面,心气通于舌,与夏气相通应。此处所指的心,并非解剖意义上的心,是解剖与功能的综合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即在强调心主神明的同时,还将肝和胆对神明的控制一并提出,再者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将五神归于五脏,此举意在说明,五脏,人、天、地等从微观到宏观均为一个整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独特的诊治方式。如四诊:望(形态、舌苔、面色)、闻(气味及声音)、问(性别、年龄、生活情况、男女等)、切(切脉、触诊等)。“有诸内必行诸外”、“以外揣内”等特有诊断方式及思路,因诊断方式的特殊性,故而治疗方式亦较为独特,如按摩、针刺、灸法,甚至引流腹水,且讲究不能一次放尽,否则过于损伤正气。比现有诊疗有特色或很早出现。
四、上述均为对《黄帝内经》的大体感悟。下为具体理解。
1、“治病必求于本”:即诊治病的过程中,将阴阳作为根本,首辨阴阳,其次看具体病位,将病位的阴阳调和才可治疗疾病。
2、“气、味、形、精的阴阳属性及其生化关系”:药食气味可充养形体精气,若过多则伤其形体精气。即酸味首入肝,助长肝气,若酸味太过,则肝气可能过盛。要适度,饮食、服药均应如此,正如“久而增气,是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是夭之由也”所言。
3、“五气偏盛致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濡泻”,一指自然界致病之五气,或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等外界之气,二指内生五气,如脾虚而化湿,阳虚而生寒,阳热体质而化热、化火,肝阳上亢生内风等。
4、“十二官相使说”:将五脏比为官职,如“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根本意义在于强调整体,和合。强调心主神明,因为形神统一,而以神为主导,有神,人可延续生命,无神,生命即会终止,即“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心主神,君主之官,是一身之大主,仍需其他脏腑相互协调,发挥整体作用。
5、“脾与胃的关系”:总体说,相互配合,密不可分。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组织结构,脾胃以膜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其二,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为用。共同完成对水谷的消化吸收输布功能。胃为燥土,脾为湿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燥湿相济。脾虽属阴,以升为顺,胃是属阳,以降为顺,升降相因。故而和胃必使胃气下降。补脾则升举中气。其三,从病理上讲,脾胃两经虚实相互影响,中焦之病,实则泻胃,虚则补脾。
6、“神志太过伤脏的规律”:第一,五志、情绪波动过极首先伤心,故“怵惕思虑则伤神”,表明情致受伤首相伤人心神。第二,五志自伤本脏,即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第三,五志互伤他脏,“怵惕思虑”,伤心神;“愁忧不解”,伤脾意;“悲哀动中”,伤肝脏;“喜乐无极”,伤肺魄;“盛怒不止”,伤肾志。均为他脏志伤及本脏神。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的奇妙,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我愿更加投入地学习中医,运用中医知识为病人减轻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