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 2020  4 月第 42 卷第 4     Hebei J TCMApril 2020Vol 42No 4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 2619 2020 04 003



李延芳教授针灸中气法治未病的临床应用


李利      李懿1

( 华仁中医针灸科           056000)

针灸中气法是河北省针灸名家刘峙南家传针灸处方之一李延芳教授为中气法 6 传人李教授认为中气法主要作用为调和中土以通达心肾肝肺气机本文通过介绍针灸中气法理论内涵具体操作方法和要领从固正气以防( 未病先防) 护胃气以截( 既病防变) 促运化以养( 愈后防) 3 个方面阐释针灸中气法治未病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为针灸治未病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针刺疗法; 未病

中图分类号 245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619( 2020) 04  0496  04


李延芳教授第二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 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四批全国优秀 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针灸中气法 20 50 年代河北省针灸名家刘峙南家传针灸处方之一李教授曾师从刘峙南老师十六载作为 气法 6 代传人尽得其真传针灸中气法临床应用于多系统疾病每获良效我们师从李 教授兹将其应用针灸中气法治未病的临床应 用探析如下

1     针灸中气法的内涵与作用

中气即中州脾土之气1中气法之取  皆在中焦其主要作用为调和中土以交通心 肝肺有解表通里祛寒清热调气和血  强壮升清降浊解郁和中 12  大功效该法以中州脾土之气为枢纽带动脏腑气机斡旋升降 主中央而运四方化精血而奉养全身故谓之 气法。《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出入废则神 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 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中土失调则枢机运化之用失常正气先衰百病乃起中气法不仅治疗脾胃疾病效若桴鼓治疗其 他急慢性疾病也获得了满意疗效2

1 1     取穴   

中气法选穴由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天枢( 或肓俞) 气海( 或阴交) 7 穴组取穴时令患者仰卧一望二切三定位 望其腹部有无高低不平之处何处凹陷何处隆 ; 然后揉按切寻患者腹部自上而下左右两侧均细细揉按察其何处柔软何处坚硬有无压痛 以其独异之处作为取穴重点; 最后定取腧穴各穴距离要均匀如脐旁硬结或条索状物距脐近者取 肓俞远者取天枢; 脐下硬结或条索状物距脐近者取阴交远者取气海如患者腹部无异常现象 则按固定尺寸取穴

1 2    针刺方    

患者平卧 32   25   40  mm毫针进针素问·离合真邪呼吸泻法的补法相同待患者呼气时左手为押手向  右手为刺手随即将针捻动随呼刺入各穴  方向均一致向( 其斜度一般 45°  75° )  向上逆针刺深度宜灵活掌使不致邪须得针毕对针进行适当调 求各穴之针的斜方向和针力一  如一针才能发中气的作  的特点和精髓

1 3     得气与取   

得气中气中至关灵枢·九针十二气至  ”“刺之而气不无问其凡针  针下紧以手弹之动灵活有方为气  之征若针下空虚以手弹之动摇缓慢无 则将针缓缓退至皮依上进针法再 以候气至李教认为若气始终不至以手按 能自还即为不治3正如· 气速至而速气迟至 不治·金针赋气速效迟效迟 者涩而死者虚 之不至 死无4取气是为进一步发挥疗效若取气不当则影响疗效或无效取气有多少之分和部分之 取气多少由针下紧涩程度和针力大小来区 一般体力强壮者宜多取气体质衰弱者应少 取气;  实证新病壮年体力劳动者要多取气虚证久病老年小儿脑力劳动者宜少取气取气  分从针刺深浅来区别。《素问·刺要论 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凡病 表者从浅层取气病在里者从深层取气病在半 半里者取气要深浅适中若表里同病表重于 里者则从浅层取气先治其表表解后治里; 里重于表者则从深层取气先治其里里解表证亦除 若表不解再治其表5

1 4         

中气的补泻手据针下气至的情况灵活掌握察其邪而行其 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  来也徐而和针下过于紧针力过 病邪之宜将针动而伸之以泻其邪; 若气虽至则为正气不宜将针推而内之以扶忌补之不反使其泻之不反使其虚反实 反虚·九针十二知机 道者挂以此之谓

1.  5       留针 

2. 中气法的留针时间一般在 1  3

h具体应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度留针时要使患者呼吸舒畅腹部无任何不适感转侧自如李教授认为若患者不敢深呼吸深呼吸则腹中痛或感呼吸困难或腹部有沉重压迫感等即将针一左一右缓缓捻动使针下微松则不适症状自除如不除者则将针微微提取少许自无不除但应以不可脱气为原则否则宜将针提至皮层重新刺入

1   针灸中气法治未病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1 固正气以防未病先防  疾病的产生发展不外乎内因外因两端决定外感之邪是否致病的主要因素在于卫外之正气强弱。《素问· 刺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孙一奎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指出卫气者为言护卫周……不使外邪侵犯也6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灵枢· 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可见肺经之根十二经气血之源起于中焦而内伤诸症之起也不外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在先中焦者气血生化之源脾土为万物之母后天之本。《金匮要略亦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7故内 关乎脏腑盛衰外影响卫气充沛的重要因素多与 中焦有关针灸中气法调和中土化养气血 以固护正气正气充沛可防患于未然以针灸中气法未病先防求之于是要领

1     45 2018  03  12 主诉: 疲乏无 5 : 患者 5 年每节气即发作变应性鼻炎症表现为喷 头昏脑甚者伴有干状较重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西药及玉屏风四逆汤减等中药治效果  刻诊:  疲乏无力嗅有异味时清涕纳呆寐少胖边有齿苔薄脉缓西  诊断: 变应性鼻( 静止) 中医诊: 证属脾虚失养外失予针中气法  : 视其腹部无明显凹凸之寻按至气海较他处柔无弹遂以气海为取穴重施以补法依上 1 7  1  3 2018  04  03 患者力充沛自感神清期间已过分节气 鼻炎诸症未发纳寐俱佳感消失  2 个疗程患者舌略有齿脉和缓 鼻炎而停止治2019  年春分节气后访鼻炎再发

: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肺金赖脾土以生患者素体脾气不足致使母不养子肺金卫外 失司而引起鼻鼽等症病位在中焦所投药物玉 屏风四逆汤为上下二焦之品故难收佳效改投  针灸中气法直养中焦重补气海培元升阳 健脾养肺此为治本之法 5 年顽疾得以痊愈

3.   2 2 护胃气以截既病防 

4.   疾病变有顺之分顺者向愈伤寒论 8 欲作再经针足阳使经不传则 八笺脾脏中央旺于四……故脾 五脏中气以调和中土为核 实可肝肺气人身之气升于左降 左升为阳右降为阴全赖中气斡然其气 为一也肾之精血由中( ) 左上于肺为气下回于脾胃则为藏于肝肾则为 之精升于胃又为中若中土失则失其升 化之戊土不心肺气火上滞而不 不升肝肾精血下郁不升甚则心肺上逆而气 漫于肝肾下陷而精血寒滑于致上热 心肾不交正气已百病乃8可见脾


项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中医( 临床基础) 秀人才研修项目( 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 )

2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2018 级本科湖北 武汉

430061

作者简介: 李利军( 1974) 主任中医师硕士,“中气法 7

代传人从事针药结合治疗疑难病症



上一篇:学术论文 六
下一篇:学术论文 四
  • 新门诊综合楼
  • 新门诊综合楼(正面)
  • 新门诊综合楼(侧面)
  • 医院西区大楼
  • 医院西区大门
  • 医院南区大门
  • 医院南区教学楼
  • 住院部大楼
  • 西区药剂楼及文化长廊
  • 国医堂
  • 国医堂敞亮的走廊
  • 古香古色的针灸堂
  • 古香古色的按摩堂
  • 院落一角
  • 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剂(大C)
  • 1.5T光纤核磁共振OPmima MR 360
  • 美国GE64排 128层CT

邯郸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2003-2018 地址:邯郸市和平路366号

邮编:056000 电话:(0310)2115966  2115955
网址www.hdszyy.cn
备案号: 冀ICP备12012095-2 
技术支持:邯郸市中医院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