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源性眩晕医案二例
例1杨某,女,84岁。2020年12月14日初诊。颈项僵痛伴眩晕(眩晕以起卧改变体位时为甚),咳嗽痰清稀已1个月。曾在邯郸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5天,症状一直无明显改善。CT片示:颈3/4、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诊断:①颈椎病(项痹),②咳嗽。 治疗:①颈项部行一指禅推拿理筋;②针刺百会、双侧太阳、风府、双侧风池;③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20ml,生脉注射液20ml,三磷酸腺苷40mg;④内服中药小青龙汤原方3剂。 以上治疗每日1次,次日头晕、咳嗽即见减轻。治疗6次,眩晕、咳嗽症状消失。嘱内服生脉胶囊(含红参)善后。 例2李某,女,46岁。2010年12月15日初诊。颈痛、眩晕欲仆、胸闷欲吐9天。曾内服中西药治疗(用药不详),无效。CT片示:颈45椎间盘突出。面白神疲,舌淡苔根厚腻,脉弦滑。 诊断:颈椎病。 治疗:①颈项部行一指禅推运手法,并调节寰枢关节。②针刺百会、双内关、双足三里。③阳陵泉穴位注射654-2单侧5mg。患者经治疗后当即感眩晕减轻80%,每日1次,治疗3次,症状消失。 颈源性眩晕很常见,临床中常常伴随耳鸣、视力模糊、胸闷等症状。颈椎病的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多有此症状。现代医学多认为是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大脑供血不足所致。我在临床中发现,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大多是寰枢椎错缝引起,只要将错缝调正,眩晕即可消失,可达立竿见影之效(此类眩晕我定为实证)。还有一部分是心脏泵血不足所致的大脑供血不足。即《黄帝内经》所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此类眩晕我定为虚证)对于上气不足之眩晕用中药补气之法多能获得满意疗效,有极少一部分效差,看了古道瘦马老师的《辨证心悟:低血压治疗的思考》后才突然明白,还应从阳气虚衰、中气不足入手,不能仅局限于气虚,应大力温阳,温通血脉。后遇到此类病人,我用温阳之法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颈椎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症状多样,以上是我对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的一点治疗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