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经不调
案1:肖某,女,32岁,于2015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月经不调3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婚后开始出现月经不调已3年多,婚后至今未能怀孕,因此事和丈夫多有不快,心情不悦。曾服中西药治疗,未见效。 现月经先后不定期,有血块,量多,伴有两乳作胀,食欲较差,少腹与胁部胀痛,舌质略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月经不调 辨证:肝郁气滞化火,冲任失调 治则:疏肝理气,清热调经 处方:地机、血海、三阴交、行间、肝俞、 操作:施以徐疾补泻之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二诊(2015年4月21日):经针治10次后其经血来潮,经量经色等趋于正常,血块减少,纳可,无乳房及胁肋胀痛。 三诊(2015年5月15日):第二个月经周期继续守前方治疗10次,5月25日月经来潮,周期正常,经量经正常。 2个月后患者来电告知已经怀孕。后生1女。 案2:李某,女,27岁,2014年5月8日初诊 主诉:月经不调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一次淋雨后开始出现痛经、月经量少、经期前后不定。西医检查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均正常,建议中医调治,曾口服中药乌鸡白凤丸、温经汤等治疗以及艾灸等未见明显好转。经人介绍求诊于我处。 现主证:月经衍后,行经腹痛,月经量少,色黯,小腹喜暖,腹部柔软喜按,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月经不调 辨证:寒凝气滞 治则: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处方:天枢、关元、气海、中极、归来、子宫、合谷、三阴交。 操作:针刺行提插补泻之补法,腹部TDP照射,每日1次。 二诊(2014年5月23日):治疗15次后,适逢月经来潮,腹痛减轻,月经量少,色鲜红,有血块。 三诊(2014年5月31日):经后嘱继续治疗10次, 四诊(2014年6月20日):月经来潮,经期间无腹痛,经量、经色均正常。 停针灸治疗,观察3个月,月经按时而行,量色正常。 按语:案1患者由于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胞宫蕴热,导致月经不调。治宜疏肝理气,清热调经。故取足厥阴经之荥穴行间配以肝俞,以泄肝火而疏气滞;取血海、地机以和营清热而调胞宫;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功能疏肝益肾,健脾统血,凉血调经。5穴合用,各奏其效则月事自调。 案2为寒凝胞宫,血瘀于内,冲任不调。本病病机主要为气血运行不畅,多为寒湿、肝郁、肝肾亏损等病因所致,针刺取穴亦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以调冲任、通气血、健脾胃、舒肝气、补肾阴,而使气血通,寒湿去,肝郁疏,肾亏补,天癸化源充足,气血运行舒畅,月经周期稳定。 针灸对月经不调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功能性月经不调有显著效果,若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要针对病因处理。女子特别应注意调畅情志,避免寒冷,气血才得以通畅。“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调理冲任则月经正常,利于受孕。[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