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医案 十六
韩XX,32岁,职员。 初诊:1991年7月。患者一年前开始,经常做离奇怪梦,时有梦中和别人交合。近阶段加重,醒后紧张焦虑,有时出汗。月经后错,量少,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宁,胸闷心悸,头晕目眩,疲惫乏力。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 辩属:肝肾不足,心火偏亢。 治则:滋阴降火,补肾固精,养血安神。并嘱患者放松心情,做好心理调节。 黄连10克、黄芩10克、莲子心10克、茯神20克、生地15克、白芍20克、珍珠母30克、龙齿30克、牡蛎30克、炒酸枣仁20克、栀子12克、豆豉10克。 二诊:药后情绪好转,梦较前减少。舌红减轻,脉细数。 生地15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神30克、柏子仁10克、龙骨20克、牡蛎30克、炒酸枣仁20克、合欢皮30克、白芍20克、沙参20克、麦冬20克。 三诊:药后诸证好转,头晕目眩消失,心悸胸闷明显好转,梦交未出现。舌转正常,脉虚细。 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萸肉20克、当归15克、茯神15克、炒酸枣仁20克、柏子仁10克、天冬10克、麦冬20克、五味子9克、合欢皮30克。 四诊:药后诸证基本消失,月经来潮一次,量较前增多,颜色好转。继上方加减,达气血阴阳双调之功。 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当归15克、太子参20克、茯苓15克、炒酸枣仁20克、麦冬15克、鸡血藤30克、香附12克、鹿角胶10克。 按:梦交一证祖国医学早就有记载。《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五》云“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太平圣惠方》云“妇人与鬼交通者,由脏腑虚,神不守,故鬼气得为病”。《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然妇人之梦与邪交,其证有二:一则由欲念邪思,牵扰意志而为梦者,此鬼生于心,而无所外干也;一则由禀赋非纯,邪得以入……病因有内外,则证亦有不同。……若失于调理,久之不愈,则精血日败,真阴日损,乃致潮热发热,神疲体卷,饮食日减,经水日枯,肌肉消削,渐成劳损”。“凡病生于心者,当以静心为主,然后因其病而药之,神动者安其神,定其志;精滑者固其精,养其阴,尤当以培补脾肾,要约门户,以助生气为主。”该患者欲念偏盛,情思未遂,心火偏亢,七情内伤,日久损伤脾肾,致心肾不交。尊古人“有梦治心,无梦治肾”的原则,先给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以黄连阿胶汤加减,泻心火,滋肾阴,交通心肾。再给以滋肾固精,养血安心神之品。最后又以益心肾,安神志,养血调经善后,收到了理想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