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伤寒论》有感
一、《伤寒论》中关于发热的条文很多,通过学习,关于发热的类型,个人的看法如下: 1.翕翕发热为表热证的特有热型。翕者,鸟合羽也;翕翕发热者,犹如羽毛覆盖身上温温发热之貌,形容发热之轻微。方有执说:“翕,火炙也,团而合也,言犹雌之伏卵,翕为温热而不蒸蒸大热也”。成无己谓:“翕翕者,熵熵然而热也,若合羽所覆,言热在表也。”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发热第一》说:“所谓翕翕发热者,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盖邪气在表发热者,则表热里不热也。” 2.蒸蒸发热是经证(腑证亦可见)的发热特点。形容高热汗出并见,发热如热气上蒸,蒸笼蒸物之热势蒸腾,从内腾达于外,轻按肌肤和重按均觉热甚,手近之即感有热。成无己说:“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薰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邪气在里发热者,则里热甚而达于表也。” 3.往来寒热本症是少阳病热型标志。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发热恶寒交替出现。此热型为邪在半表半里之特有证候,从病机上讲,它是邪正分争而互为进退之征,是人体抵抗力与病邪相搏而产生的反映。成无己谓:“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故往来寒热。” 4.烦热烦热为自觉症状,烦者苦恼之意,烦热为自感苦恼有热而不能自安之意。烦热病机,郁热多在心胸之间,《伤寒杂病辨证》谓“烦热者,热之苦烦者也,其证在心胸之间,如蒸如掀,热气怫郁,烦忧不能安静也。” 5.潮热为阳明腑证的发热特点,形容发热犹如潮水定时而至,有定时增高的现象,日只一发,发有定时,下午3-7时热势最甚。《伤寒明理论》谓:“潮热,若潮水之潮,其热不失其时者也,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若日三五发者,即时发热。非潮热也。”一般说来,若病人见潮热,说明阳明里实已成,因阳明旺于午后甲酉之时,所以阳明腑证多于此时发热。 6.微热指体表热象低微或阳热病热趋于里不外露之证,为发热之轻微,若有若无之状,有虚寒证亦有实热证。《伤寒杂病辨证》谓“微热亦属里热,微即幽微之微,隐邃而不大显之义,热微如无之谓也。”《伤寒论》对发热症的论述丰富而生动,反映了仲景对发热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构思。需指出,发热作为认识疾病的方法和依据时,并不排除其它脉证的重要性,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一直是处于矛盾运动变化状态,各种热型反映了发热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特征,不能完全反映疾病本质,临床辨证必需结合其他证候,方可辨证施治。现代医学把发热分为热型、热势。热型分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消耗热、回归热、波浪热,不规则热等;热势一般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现代医学划分的热型与《伤寒论》中某些对发热的形象描述是可以联系上的,如不规则热与太发热恶寒;间歇热与往来寒热;弛张热与潮热等,颇相近似。须指出的是,单凭体温计的度数,远远不能反映中医所说的各种热型,中医治疗发热性疾病,不是见热治热,而是通过辨证,分清表里虚实,再处以施治,显然与解热镇痛认识有别。《伤寒论》不仅对发热的认识是十分独到的,而且还有着独特的施治手段,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和理论探讨的宝贵价值。 二、小柴胡汤的运用 张恒云老师在临床工作处方,当以小柴胡汤之适应范围最广。在他的临床工作中,除了遵循传统,用小柴胡汤治少阳正证等显明昭著的适应证之外,还匠心独运,别开生面,广泛而卓有成效地施用于虚人感冒、产后郁冒、黄疸、盗汗、颈项强、便秘、咳嗽、瘀血发热、痄腮等病证,屡获良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小柴胡汤治虚人感冒方书论治虚人感冒,约皆针对其气、血、阴、阳之虚,而在解表方药中,分别辅以益气、养血、滋阴、助阳之品。而小柴胡汤一方统治虚人感冒,有何根据?因虚人感冒之病因病机,《伤寒论》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者,非独指少阳之病因病机,乃总论虚人外感之病因病机。治此证不可发汗者,恐耗散虚人之气血阴阳,虚其虚也。小柴胡汤中之柴胡、黄芩、半夏能曲运少阳枢机以达阳气,人参、甘草、大枣补助中焦脾土以领邪外出,于平和之中,大具扶正达邪之力。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有透解蕴阻之外邪、疏泄郁滞之气机的作用;半夏、生姜蠲饮祛湿,流通津液能祛除因病邪侵犯,气机郁滞,津失流通而滋生的痰饮水湿;人参、大枣扶助正气,俾正气充盛,邪无内向之机,可以直从外解;炙甘草调和诸药,并助参、枣扶正。全方配伍精巧细密,随证加减,适宜于不同类型的感冒患者,而对体虚卫外不固,反复感冒,发则绵延时日者,尤有助于康复。关于小柴胡汤治产后郁冒产后郁冒,当责之血虚而阴不维阳,阳气上冒。治此证者,养血生津,滋阴潜阳,犹恐不及,而为何用小柴胡汤呢?产后郁冒,即产后外感也。“亡血复汗,寒多”,外寒郁闭,故曰“郁”;阳气被郁,从下冲上,独冒于头,致眩晕而头汗出,故曰“冒”。这是虚人感冒也,单纯用养血滋阴潜阳是没有用的,在临床上,每见到这些症状,都没有用过发汗解表之剂,而均以小柴胡汤加减,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则不郁不冒,病症自然而然就好了。关于小柴胡汤治咳嗽小柴胡汤治久咳,效果尚好。小柴胡汤治愈的久咳,属于外感咳嗽,迁延不愈,其病机为外寒内热,三焦郁火弥漫肺胃之“三焦咳”。《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又云咳嗽之总病机为“聚于胃,关于肺。”而三焦咳者,肺胃证候特别明显:“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故治三焦咳者,尤当于肺胃上求治法。唐宗海深悉此中真趣,而遵《内经》之旨,宣称“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盖因小柴胡能通水津,散郁火,升清降浊,左宜右有,加减合法,则曲尽其妙”。再从单味药之作用看,柴胡止咳,如《别录》云:“主痰热结实,胸中邪逆”,《大明本草》云:“主消痰止嗽,润心肺”,《全国中草药汇编》云:“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在临床上经常使用,可作为治三焦久咳不愈之通剂。 三、柴葛解肌汤的运用心得 柴葛解肌汤原载于陶华的《伤寒六书》,是治疗四时感冒的良方。《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云:“此方陶华所制,以代葛根汤。凡四时太阳阳明少阳合病轻证,均宜以此汤增减治之。”笔者经临床实践反复体验,如能根据四时六气、正邪盛衰和体质强弱随证加减,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柴葛解肌汤由柴胡、葛根、羌活、白芷、桔梗、白芍、石膏、黄芩和甘草9味组成,具有驱风散寒、通经解肌之功能。本方主治外感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腰痛,遍身肢节酸痛,颈项强急,胸胁苦满,寒热往来,心烦欲呕,鼻塞流涕,脉象浮数,舌苔薄白等症。方中柴胡和解表里,可除胸胁满闷、往来寒热、心烦喜呕,为少阳经之圣药;葛根有解肌止渴生津、除颈项强急之功;白芷为芳香化油之品,二味均为阳明经之引经药;羌活乃太阳经药,可除头目眩晕、肢节酸痛,驱太阳经之邪;黄芩清肺经郁热;桔梗泻火散寒,为舟楫之药,可载诸药上浮;芍药(《医宗金鉴》作赤芍,笔者验之临床,认为用白芍较宜)有敛阴和营之功;甘草安脾,调和诸药;寒邪稽留日久郁而化热,故用石膏以清之;如于原方中加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则对提高疗效更为有利。加减法:本方在临床应用时,如无太阳经证者可减羌活;无阳明经证者减葛根、白芷;无少阳经证者减柴胡;脾胃虚寒下利者减石膏;恶心呕逆胃气上冲者加半夏和生姜;恶寒甚者减黄芩;冬月加麻黄;春月加金沸草、款冬花;夏月加麦冬、五味子;秋月加瓜蒌仁、沙参;兼咳嗽者加橘红、杏仁。以上不过略举其大概,而临床见证至为繁复,可随证增损为治。如患者吴某,于冬月患重感冒,辗转延医调治无效,邀余诊治。其症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颈项强急,咽干口燥,遍身骨节作痛,心烦欲呕,乍寒乍热,身倦无力。望诊:颜面红赤,舌苔薄白;闻诊:语声壮厉,呼吸息粗;切诊:六脉均浮数有力,体温38.5℃。证属风寒之邪袭人经络肌肤所致,治宜祛风散寒、疏经通络之法。柴葛解肌汤加减,方药:柴胡15g,葛根15g,羌活15g,麻黄10g,桔梗10g,黄芩10g,生石膏15g,半夏10g,白芍10g,生姜3片,甘草10g。服药1剂,患者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体温下降至36.7℃,唯觉咽干口渴,尚有轻微不适感。遂依前方减麻黄加麦冬15g、天花粉15g,再服1剂,其病霍然而愈。总之,只要辨证准确,灵活加减,证药相符,每可收到1剂知,2剂已的疗效,真不愧为四时感冒之良方。 四、《伤寒论》中的和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是我国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创立的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基本治疗法则,至今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工作。八法中的和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治疗方法,它既没有明显的祛邪作用,也没有明显的补益作用,而是通过缓和和解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至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肝脾、气血,达到中和作用,即新的平衡的目的。在《伤寒论》各种病证中的方剂均体现了和法。 1.调和营卫法在太阳病中,和法首推桂枝汤。《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桂枝汤的功效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中桂枝解肌祛风,配甘草辛甘化阳以解表。芍药敛阴和营,配甘草酸甘化阴以和在里的营阴;生姜温通,散寒止呕;佐桂枝行阳加强解肌散风寒之力;大枣益气和营,佐芍药引阴,一表一里,一阴一阳,共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2.调和肠胃法调和肠胃法是阳明病中和法,乃缓泻法。《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氵戢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第254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从上述条文看,承气汤虽为泻下剂但能调和胃气,为泻热和胃之剂,在泻下中起到缓泻缓和的作用。 3.和解少阳法在少阳病中以和解为主要治疗原则,小柴胡汤是代表方剂。《伤寒论》第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其中“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由于少阳病理机制特殊,并非汗、吐、下三法之所宜,故方中柴胡苦辛,气质轻清,气味最薄,既能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又能疏畅少阳郁滞之气机;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泄半表半里之热;柴芩合用,能透达邪热,和解表里;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全方有疏利三焦,和解少阳,宣通内外,调达上下,畅通气机的作用,为和解少阳的主方。 4.表里双解法表里双解法主要见于太阴兼太阳证,多因表证未解而误用下法,损伤脾阳,复感外邪所致。《伤寒论》第168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其方乃理中汤加桂枝而成。方中人参补益正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益气和中,使之脾阳得运,寒湿得除;用桂枝解在表之邪,共达表里双解之效。 5.调和肝脾法《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者,四肢不温也。本证四肢厥逆,是因为传经热邪深陷于里,阳气内郁不能达于阴经与阳经相交的四末,手足失于阳气的温煦所致,腹痛,泄痢下重均因肝脾失调,肝气郁滞,木乘脾土所致。方用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使阳气透达于表,阳气通则四肢温;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作;柴枳相配,疏肝理脾和解表里;芍药柔肝敛阳,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和中益气,并能协助芍药缓急止痛,缓中和胃。四药合用达到肝脾调和,气机条达,郁阳得伸,厥逆自复。 6.调和寒热法《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蛔厥是因上热下寒,蛔虫内扰,阴阳之气不顺接而四肢厥逆。方中乌梅醋渍增其酸性为安蛔止痛主药;细辛、干姜、附子、当归、蜀椒、桂枝辛温散寒;黄连、黄柏苦寒清热;人参补益脾胃。全方酸苦辛热并用,蛔虫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闻酸则静,得辛则止,为安蛔止痛的主方。总之,和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是中医治病的精髓。张介宾曰:“调和六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亦指出和法的宗旨,在《伤寒论》中,还有很多的方剂都有和解与调和的作用。但用药的关键,在于合理配伍。 五、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辨惑 中医治疗疼痛类疾病有很多方剂,像人们常用的桂枝汤,它可以治疗风寒头痛,经过加减后,可以治疗多种疼痛。如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治疗项背疼痛;桂枝新加汤治疗周身疼痛;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治疗腹痛等等。现主要谈谈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 1.两方的药物组成及主治 《伤寒论》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中也有对此病的描述,前者叫“柔痉”,后者称作“刚痉”。桂枝汤加上葛根就叫桂枝加葛根汤,如果再加上麻黄就是葛根汤,这两个方子都是用于感受风寒引起的项背拘急不舒、疼痛。项,是后脖子,头与后脖子、背部、甚至腰部连在一起痛,在现今的许多病中都能见到,如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症、腰椎病、落枕等等,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都是常用方剂。 2.有汗无汗是两方应用的区别 葛根汤由七味药物组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后五味是桂枝汤,所以葛根汤等于是桂枝汤加上葛根、麻黄。前面我们已说过,桂枝汤是调理太阳经营卫之气的,能够调畅太阳经脉的气血运行。葛根是这个方子里的主要药物,用量也最大,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发散太阳经的风寒之邪,邪气去则经脉自安;二是具有显著的缓急解痉作用,尤其能够缓解太阳经脉的拘急状态,是治疗背痛、头项痛、肩周痛的良药;三是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使太阳经脉更加柔顺、疏通。至于麻黄,在本方中主要是散寒止痛,对于无汗的筋脉拘急比较适用。如果项背痛有明显出汗的症状,则宜去掉麻黄,成为《伤寒论》的另外一个方子——桂枝加葛根汤。所以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的主证相同,只是无汗和有汗的区别,两个方子的区别在于伴有汗出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不出汗的用葛根汤。 3.葛根汤治疗颈肩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是以颈椎、胸椎关节失稳及其周围肌肉韧带劳损所造成的颈后、肩背部疼痛不适甚至颈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候群的疾患。颈肩病的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常和身体素质、职业、生活习惯、寒冷有明显关系。生活不规律、长期紧张工作、思想高度集中者,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如财务人员、电脑人员、驾驶员、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缝纫工等等。颈肩病本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但是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复杂程度的提高,使颈椎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颈肩综合征的早期,症状较轻,此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注意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放松,或做短暂的外部治疗,一般很快便可恢复原有的轻松。若病变进入中期,就会出现颈肩部肌肉群痉挛、颈部发僵、两上肢酸麻胀痛等症状。此时颈椎多已发生退行性改变,但仍在可逆阶段,认真的治疗可避免退行性病变的进展。如果中期治疗不及时,或放弃中期治疗,使病变进入后期,骨质增生密度增高、椎间盘突出、椎管变狭窄,将使治疗难度增加。因此一旦出现颈肩不适,应早期治疗。对于颈肩综合征,可用葛根汤加味治疗。处方:葛根30克,生麻黄6-10g,桂枝10g,白芍15-30g,生姜6g,大枣6g,炙甘草6g,姜黄10g,羌活10g,独活10g。 六、服药忌口有讲究 笔者在临证处方时,常有患者问:“医生,吃这几剂药要怎么忌口?”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大多数中医师都会回答: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殊不知,忌口也是要辨证辨病的,通俗点讲,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伤寒论》在第一个方子桂枝汤后就特别提出忌口,“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影响到外邪的及时发散,从而使发烧久久不退,所以当忌。中医之所以讲究忌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医看病是讲究辨证的,二是中药具有四气五味,而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气五味。疾病有寒热虚实,即使同一种病,也会因病人的体质不同而有寒热虚实的差异。 因此,中医不但在治疗上用药物以补偏救弊,在饮食上也要结合病情而进行忌食或“偏食”,以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或降低其副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忌口”,实际上也是中医治疗的一部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食物也有类似药物的四气五味,为了避免食物对药物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中医“忌口”一说。忌口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根据疾病的性质而忌口,属于病性忌口。如各种热证、上火的人及外感病,应忌食辛辣、肥甘、油腻、煎炸食物;而寒凉病证者,则应忌食生冷或性质寒凉的食物;哮喘发作期间,忌食蛋、奶、鱼、虾等高蛋白食物;痔疮、皮肤病者,忌食海鲜、羊肉、狗肉等发物;水肿病患者,忌食盐;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等。二是根据所服药物的特性和配伍禁忌而忌口,属于药性忌口。如服人参时,忌萝卜;服鳖甲时,忌苋菜、薄荷;服茯苓时,忌醋等。此外,服任何中药时都不要喝浓茶,因浓茶中含鞣酸很多,与中药同服会降低疗效,应以喝白开水为主。至于忌口应以多少天为宜,则当视病情而定。外感病,在服药期间至感冒痊愈后一周内,都要坚持忌口;内伤杂病、慢性疾病,在服药期间至病愈后一个内,要坚持忌口;有些疾病则要求终生忌口,如糖尿病终生忌甜食、肝病终生忌酒等。但话又说过来,也不必把忌口过分扩大,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什么都不能吃,身体很虚弱,病怎么能很快痊愈呢?同时,过分的忌口也造成用药的困难,身体虚弱,消化能力低下,给什么药都不中用了。所以,我的观点是,患病期间的饮食,只要不违背病性和药性,不违背脾胃的消化功能,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去。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患病期间不但要注意忌口,更要注意“开口”,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开口”比“忌口”要重要得多。因为生命就是一个物质代谢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前提就是要求人们不停地“开口”去摄取营养。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就是这个意思。《黄帝内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