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医案 十三
孙XX,41岁,营业员。 初诊:2009年9月。主诉面部黄褐斑明显加重3个月。患者于半年前因患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未得到合理调养。既往面部即有少许色素沉着,近阶段两侧颧部成片状黄褐色,局部亦有灰褐色的斑,非常明显,状如蝶形,上唇亦有大片深色黄褐斑,上额稍淡。无痛痒不适感,面部灰暗,无光泽,同时伴腰酸乏力,精神倦怠,食纳欠佳,怕冷,手足凉。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弱。 辩属:脾肾阳虚,冲任失调。 治则:温肾助阳健脾,活血化瘀消斑。 熟地2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40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桂枝10克、白术20克、附子12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白芷8克。 二诊:药后腰酸似有好转,精神倦怠减轻,大便次数增加。舌脉无变化。上方去当归、丹参,熟地减量。加炒白扁豆20克、炒白术20克,陈皮12克、砂仁6克 三诊:药后大便次数正常,精神状态好转,黄褐斑变浅。手足变温,仍有怕冷.舌暗好转,苔白,脉细。 熟地20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40克、茯苓20克、炒白术20克、鸡血藤30克、鹿角霜20克、桂枝10克、淡附片12克、白僵蚕12克、白芷8克 四诊:药后腰酸基本消失,两颧部斑变淡。唇部斑明显 消退,面色转亮,舌淡,脉沉细。 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40克、茯苓25克、白术20克、鸡血藤30克、巴戟天12克、鹿角霜20克、黄芪20克、肉桂6克、淡附片10克、白僵蚕12克、白蒺藜12克、玫瑰花10克、三七4克。 五诊:面部斑明显减少,面色基本正常,前额和上唇基本消失,两颧部变淡,有时口干,因食辛辣有些上火。舌脉明显好转。 熟地20克、山药20克、茯苓20克、菟丝子40克、鸡血藤30克、巴戟天12克、当归15克、丹参20克、白僵蚕10克、炒蒺藜12克、白术20克、白芷15克、玫瑰花10克、黄芪20克 六诊:药后诸症好转,黄褐斑基本消失。后服本院自制玉蓉颗粒巩固疗效。同时告诉患者常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并用自制的中药面膜外敷,3个月后黄褐斑消失,面色正常。 按:黄褐斑的形成,不仅和肝脾肾有关,于阴阳平衡亦有密切关系。中医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又说“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说明阴阳是否平衡,脏腑功能是否失调,脏腑之气血是否充足和面部皮肤光泽度,滋润程度以及有无斑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该患者既往患子宫肌瘤,平时月经量较多,气血不足。又加术后调养失当致阴阳失衡,气血紊乱,脏腑功能不调, 终致脾肾阳气不足,气血瘀滞。治疗以补肾健脾养血活血为主。首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本方温补肾阳兼滋阴,阴中求阳,温补之中兼渗利活血之品,补而不滞。又加菟丝子补肝肾,通脉消斑;鸡血藤、丹参补血行血,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散瘀活血;鹿角霜、巴戟天温肾助阳,强筋骨,抗疲劳,调节内分泌;当归活血养血,抗衰老消斑,誉为美容佳品妇人面药;炒白术补气健脾燥湿,温中助运化,抗衰老,促进药物吸收。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可加快肌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色素减少沉着,保持皮肤光洁;白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具有美容的功效,灭黑斑减少色素沉着使皮肤具有弹性。玫瑰花温胃健脾,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润泽肌肤。全程以治病求本为主,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温肾健脾,活血祛斑,收到理想效果。 |